教学活动 /

 
 
教育研究:论少林武术的价值
 
塔沟教育集团董事长兼总教练  刘海科
 
      摘  要: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国内外久负盛名。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少林武术技击价值、经济价值、审美价值、健身价值、育人价值、精神价值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与分析。由此可见,少林武术在现代社会依然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关键词:武术价值    少林武术    价值
 
      少林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武术的一个著名的拳种,是世界宗教史上的一大奇观。它的生产、发展过程就是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少林武术在国内外影响很大,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研究少林武术,探讨少林武术文化价值,对弘扬武术文化价值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  概念阐释
1.1价值
      马克思说:“人们实际上首先是占有外界物作为满足自己本身需要的资料,如果说:‘按照德语用法’;这就是指物被‘赋予价值’,那就证明:‘价值’这个普通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的关系中产生的。”这里的价值被看作是满足人的需要。《文化与价值》谈到:所谓价值,除了“满足需要”的含义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价值的的基本含义是能满足一定的需要,这是功用价值;价值的更深一层含义是其本身是具有优异的特性,这是内的价值。”李德顺博士曾给价值定义为:是指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的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发展的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以上这些是对价值概念的多种解释,可以看出当今对价值定义研究的深入程度。但笔者认为:价值是一种很现实的东西,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都属于一种实践能力的转化。比如说:“对一首歌曲来说,优美的声音能使人精神放松、缓解压力,那么声音在大脑中是一种精神实践的转化,转化的结果使促使人的精神放松,缓解疲劳。”因此,所谓价值:是人对客体或人本身通过实践或精神的形式进行转化所实现的效应。
1.2武术价值
      我们以人和一定的时期的条件作为认识武术价值的切入点,把武术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其本身的发展变化与不同时代各族人民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息息相关,并随其传承、变异、沉淀与发展。因此依据武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全面地进行分析与评价,就必须把武术放在社会文化形态中去研究,分析武术与每个历史时期之间的关系,对于武术在不同的时期的价值创造做出科学的解释。坚持从社会的历史条件出发,论及武术价值时,必须防止两种错误倾向的发生,一种是离开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另一种是对过去人们习武的状况任意拔高、片面夸大,以一种武侠的思想来贯述武术教学,掩盖武术本身应有的真实性,否定了武术本身的价值,这两种错误倾向既是唯心主义,又是形而上学。所以,武术价值应是指人们对武术在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历史条件下所发挥作用的根本看法。那么,下面将对少林武术技击价值、经济价值、审美价值、健身价值、育人价值、精神价值进行详细的探讨与分析。
2  少林武术技击价值
      武术原本是一种技击术,它是在“猛兽食瑞民,鸷鸟易老弱”的恶劣环境下,为了生存和保护自身的安全,去猎取食物,不得不与兽进行搏斗时而产生的简单搏杀招式,这些简单的搏杀招式便是武术产生的最初萌芽,随后而演变为人与人之间的攻防格斗。少林寺位于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四周山村环抱,峦峰秀丽,虽有“灵境更清幽”,但于处于嵩山深处,山势险峻,林木茂密,猛兽时常出没,这样的恶劣环境给少林寺僧和日常生活造成了巨大威胁,再加上少林寺财产的安全问题,因此少林武僧习练武术不仅是为了强身健体,而主要是防身自卫。在冷兵器时代,少林武术技击价值是非常显著的,主要通过大的几次军事战争,而使少林武术技击勇名天下。少林武术从嘉靖到成化的一百年间,少林寺武僧曾先后三十多次应招抗倭边。据《宋史》记载,北宋未年,金兵大举南犯,中原武术人士为抵抗外辱,纷纷从戎。少林和尚家仰亦率少林武僧加入宋军,领兵作战在河南一带抗金,谱写了少林弟子保家卫国的壮丽篇章。据《明史》载,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倭寇侵扰我东南沿海一带,少林武僧再度奉诏赴国难。月空、小山、边澄等数次立功于沙场,在历史上留下了“少林棍威风八面”的光辉一页。这些事件和人物事迹充分体现了少林武术技击之勇。
      其次,少林武僧在习练武术时,为了让功夫达到乘技击术,进行过深入研究,如《少林绝技》中言到,欲学技击,先学不动心,欲学技击,必须破生死观。认为:“夫技击之练习,无事之时,本极从容;仓猝应变,则气息上浮,手忙脚乱。如是则虽平日技击功深,终觉不能收效果于俄顷。此技击所以功于不动心,能到此地步,技击始有超神入化之境。否则,终属野狐禅,纵能具有好身手,究非正法眼藏也。”《少林宗法》认为:“参贯禅机,超脱于生死怖畏之域”为拳术之“极致所归”。对于习武人来说,破生死关隘,就应“练胆为先”。“习拳法者,不可没有胆力,畏惧强敌,或且负于不如我者,肢体滞于外,为敌所乘。故学者之练胆力不可忽视。”《少林拳术秘诀》中说:“精究其极致所归,终以参贯禅机,超脱于生死恐怖之域。”以上这些都说明要想练就上乘功夫,必须胆大、心静如禅,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方可达到。
      然而,当今21世纪的科技信息时代,少林武术的技击价值已远远不如古代那样突出,现代战争是科技信息数字化的战争,不是靠人与人的拼杀,而是靠信息之战,靠科技之战。可是,在公安队伍中,如果掌握了一些武术攻防技术,对擒拿犯罪分子或防卫自己仍起着重要作用。面对社会中的不法分子抢劫、抢夺以及在突然的情况下,遭受突如其来的侵害等,武术技击应采取应急处置所运用的防护措施,或出于维护公道、主持正义时见义勇为和惩恶扬善所施行的除暴手段。因此,当今武术技击已不是古时战场的搏杀,百里人们习练武术动作的一个效标,对人们的防身自卫仍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3  少林武术经济价值
      20世纪80年代《少林寺》的放映,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掀起了练少林武术的热潮。前来少林寺拜师求艺,希望学习少林武术的各类练武者络绎不绝,各级各类少林武术馆校如雨后春笋地涌现出来。1999年,经批准的登封少林武术学校已达34所。到2003年河南省的71所全国先进、省十佳、省一级武术馆校中,登封占了22所,为全省总数的31%。其中少林塔沟武术学校的学生已达15000多人,是全国大最大的武术馆校。这些武术馆校不仅培养了大批少林武术人才,同时也给登封的经济带来了飞速的发展。“武术搭台,经贸唱戏”。登封市坚持开发少林佛教文化,武术文化作为全市旅游业的重点和突破口,全心打造少林品牌,1988年以来先后协助河南省旅游局和郑州市人民政府举办了3届河南少林武术旅游节和5届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1991年、1992年、1993年、1995年、1997年);2004年又在郑州举办了首届国际传统武术节,另外,这两年河南努力策划的武术品牌《风中少林》已经向80多个国家演出多场,今年又签下合约800万美元的演出费等。这些都在推动着少林武术产业的发展,少林武术以比赛、表演为载体,吸引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商家到河南、登封来观光旅游,洽谈经贸投资,同时为河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4  少林武术审美价值
      少林武术是在嵩山少林寺特定的佛教文化环境中,由少林寺僧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步积累,丰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的优秀武术文化遗产。少林武术在长期的演进和发展过程中凝聚着佛、禅、道、儒等的智慧,美学的意境,艺术学中的神韵,文化学的精神,这些极大的丰富着少林武术,最终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少林武术文化拳派。少林武术内涵有禅、武、医等综合的文化成分。“无禅不医,无武不医,无僧不医”等充分说明武术医学与少林武术、少林禅宗的相互关系,密不可分。禅武结合、禅拳合一成为少林武术也是中原武术文化最独特的品格。我们将习练武术分为内在美和外在美。
      少林武术的外在美,首先就是结构美。少林武术结构短小精悍,严密紧凑,巧妙而多变。动作起落,进退多为直来直往,故而有“拳打卧牛之地”与“拳打一条线”,少林武术主刚,要求刚健有力,勇猛快速,展现少林武术运动的力量素质,富有一种“阳刚之美”。又要求刚柔并济,动静相宜,做到“刚在他力前,柔乘他之后”。动作精巧,很少大开大合,表现了少林武术套路运动中的节奏鲜明,气韵生动。如拳谚所云:“少林拳收如处女,放如猛虎。”少林武术出拳、出掌曲而不曲,直而不直,手臂滚出滚入;眼法随头势转,手到眼到,以目注目,以审敌势,并咄咄逼人。突出了少林武术为重视精气神的作用,讲求神形兼备,心动形随,意发神传,这是一种传神美,使人不知不觉进入和谐美的意境中。对身法、步法的要求,就是体现少林武术的造型美,造型美分为动造型和静造型。动造型就是运动中的姿势,套路中套路中定势为静造型,这些造型体现着少林拳术的风格,彰显着拳种美的韵味。另外少林武术动作名称和拳诀之美,动作名称即少林武术技术动作的名称,拳决就是表述武术拳谱内容,它概括力强,生动形象,名实相符,十分贴切,而且富有诗意,能使人浮想联翩,唤起美感。
      少林武术的内在美。由于少林武术的环境所在的佛教禅宗文化中,习练少林拳术必有禅的思想灌入,这样方能参禅悟武,禅能武达、禅武合一,就会体悟到内在美的韵味,只有静心气和才能练就上乘功夫。由于南宗慧能(638-713)对达摩禅法进行改革,提出“即心是佛”,“见性成佛”认为“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灰,若食自性,一悟即至佛”。(《坛经·般若品第一》)意思身是说佛不必外术,靠的是自身体验,能自身领悟即可成佛。其修炼方法以佛教戒、定、慧为本,兼融儒,道形成了中国佛教禅宗。由于禅宗教义符合中华民族的自尊心理和传统文化习惯,逐步把这种思想也渗入了少林武术中,中国佛教文化对中国武术的影响在少林武术中尤为突出,禅宗主要的思想是“禅”,“学佛修禅,即‘武术禅’,成为中国传统佛教文化最为通俗,传播最广的表现形式”。禅靠自己的心去悟,而武术是一种禅的外在表现形式。
5  少林武术健身价值
      传说达摩在少林面壁时,常发现弟子精神萎靡,昏昏欲睡,为了让弟子能提高精神,达摩就根据我国劳动人民锻炼身体的各种动作创编了“罗汉十八手”,传授于弟子以及众僧,让他们活动筋骨,疏通经脉,以此来振奋精神。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我们可以从中能感受到少林拳术之初就渗透着健身的功效。少林拳术由于长期以来在寺中自成体系,具体表现为武术套路,动作设计和组合成套路,都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的人体医学知识之上,合乎人体的运动规律。动作刚柔相济,内外合一,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协调一致,讲究三齐(手、足、眼),三照(鼻尖、脚尖、指尖),六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使身体高度协调一致,阴阳平衡,达到习拳修养之目的。少林武术在主张练外的同时,也主张练内,练内主要通过参禅、修禅来悟拳,它以意导气,以气引力,以力催形,以形养神、以神见性,以性成拳,以拳即心,以心而冥。它是一种最自然、最生活化的健身、修心的锻炼方法,成于自然合而为一的强身之道,它是古典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理论的具体表现形式。对于内气的修炼,则以禅宗思想入静,在静中求动,以意领气,呼吸吐纳,导引行气,意想使气血顺着经络在肌肉之间畅通循行,结合禅功导拳内摩脏腑,外通经络,使气血旺盛,阴阳平衡。其中的《易筋经》和《洗髓经》就是非常著名的健身养生功法。《易筋洗髓功》据少林寺释延王禅师的话,一般人需一二年便可打通任督二脉,达于强身健体的目的。“易筋”是改变筋、使筋骨变得灵动活泼,刚柔并济;“洗髓”是清洗和排出骨髓、血管、内脏和皮肤的毒素及杂质。而这么简单就能练成的功夫,却能达到强体健身、治病、排毒、养颜、抗癌等功效,可说是结合武术、医学、禅学的最高内功心法。中国武术追求“性命”双修,而于武术并传得禅宗,它的“明心见性,解脱自在”,便是见了“性”;而在坐禅中,“调身、调心、息心静坐”的方法,便是修了“命”。少林武术吸收、融入禅宗的修炼方法丰富了自己的功能,进而也为中国传统养生增添了特色。
6  少林武术育人的价值
      少林武术具有博大胸怀,能够吸收百家之长,为得到武术真传,少林武僧四处求教,如:“觉远和尚虚心求教于兰州李叟,洛阳白玉峰,并在少林寺共同研习少林拳法,把《罗汉十八手》发展到七十三手,后又增至一百七十三手。秋月和尚还撰写了《王拳精要》一书,系统地阐述了虎、豹、蛇、鹤、龙灯特点。”“明代俞大猷,在嘉靖(公元1522-1566年)中,他奉命南征,路过少林寺,寺僧负其技之精者,皆出现呈之。” 俞大猷告其主持小山上人曰:“此寺以剑技(指棍术)名天下,乃传久而真诀皆生矣。”(明·俞大猷《正气堂集》)这样的评价令少林寺僧大为吃惊,于是虚心请教俞大猷,恩求传授棍法。由于俞大猷军务在身,不能久留,于是他“携其僧之少有勇者二人,一名宗,一名普从,随往南征,三载之间,谆谆导之,皆得其真诀。”(《正气堂集》)学成后归少林寺,并将所学武艺传授给寺中僧人,众僧所得最深者近百人,将武艺永久地传授下去。这表现了少林武术虚心好学、博采众长的优良作风。北宋年间福于和尚曾邀请全国武术名流十八家云集少林,切磋技艺,吸收百家之长,将名家之技艺特点进行整理汇总成《少林拳普》。以上这些都体现了少林武术容纳百川,博采众长,谦虚好学的优秀作风,这些优良作风同样能影响我们当今的社会发展和人际关系,我们应对外国的先进技术持有谦虚好学的态度,拥有宽容之心。我们应该谦虚地学习别人的长处,以更加完善自己,对任何事物人们只有做到虚心好学,容纳百川,取别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才能不断地发展,不断的完善。
7  少林武术的精神价值
      据史料记载,北宋末年,金兵大举南犯,中原武术人士为抵抗外辱,纷纷从戒。少林和尚仰亦率领少林武僧加入宋军,以议官兼制军马之衔领兵在河南一带抗金,谱写了少林弟子保家卫国的壮丽篇章。嘉靖年间,少林寺僧兵应诏出征,进行抗倭,少林武僧威猛骁勇,在多次抗倭战役中屡立战功,深刻地让我们感受到了少林武术的真精神。特别是少林武僧月空和尚接到朝延的檄文之后,立即率领弟子前去抗击倭寇那场战役,顾炎武《日知录》中记载:“嘉靖中,少林僧月空受都督万表檄。御倭于松江。其徒三十余人,自为部住,持铁棒击杀倭甚众,皆战死,嗟乎,能执于戈捍卫疆场,则不得以髡徒而外之矣。”看看这段少林僧兵抗倭的事实,我们可以反思一下,这是什么精神?是什么力量让少林武僧不惜一切,赴汤蹈火。在民族危机之际,他们利用自己的鲜血践诺着护国御敌的强烈世俗情怀,这是自强精神,这是爱国精神。因此,顾炎武要为之发出“能执于戈捍卫疆场,则不得以髡徒而外之矣”的赞叹,以此来赞叹少林精神。这些事件功绩赋予了少林武术坚持真理,坚持正义、不怕牺牲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精神。这种少林精神在当代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起着中流砥住的作用。目前正处于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强烈,要想国家富强,必须弘扬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以此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2]张岱年.文化与价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3.
[3]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9.
[4]纪效新书十八卷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1.
[5]编写组.少林绝技——秘本珍本汇编[M].长春:吉林科学出版社,1985,10.
[6]朱鸿寿.少林拳法图说[M].上海:大东书局,1933.
[7]吕宏军.嵩山少林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8]释永信.少林功夫集[M].登封:少林书局,2003.
[9]德虔著.少林武术大全[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1.
 
 

上一篇:江西省民办教育协会一行到少林塔沟教育集团调研交流

下一篇:教育研究:中国传统武术发展动力研究

教学活动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塔沟武校微博  |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  塔沟武校视频  |  登封少林中等专业学校

Copyright © 登封市嵩山少林塔沟武术学校 豫ICP备13014565号  icon_0.gif

地址:大禹校区: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城西少林武术城 
电话:大禹校区:0371-62809566 62809888
网址:http://www.shaolintagou.com E-mail: tagouwuxiao@sina.com 技术支持:红狐企业网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Copyright © 登封市嵩山少林塔沟武术学校
大禹校区: 0371-62809888